精准全天人工计划网

俄战略军机被炸,真相终于大白,中美这次都被乌方无耻上了一课_俄罗斯_轰炸机_无人机
栏目分类
俄战略军机被炸,真相终于大白,中美这次都被乌方无耻上了一课_俄罗斯_轰炸机_无人机
发布日期:2025-06-25 20:38    点击次数:157

战争可以毫无底线吗?

日前随着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军用机场事件调查真相被逐步揭开,乌克兰使用的“无下限”手段也遭曝光。

泽连斯基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达成目标的?这种“利用国际条约漏洞”的行为,是否能被容许?

本月初乌克兰发起的“蛛网行动”,使用预先藏匿好的改装卡车发射平台接近目标。

然后在俄军事机场附近部署了大量无人机,一举爆破俄机场内多架“露天停放”的战略轰炸机。

虽然乌克兰军方一开始公布的是摧毁41架俄战略轰炸机。

但美国军事卫星经过调查和图片比对之后认为,俄方被损毁的轰炸机至少有13架,其中包括大量的图-95MS战略轰炸机。

美消息人士给出的数据是:摧毁了约10架战机,击中20架左右。

展开剩余85%

这一数据远低于乌克兰给出的“战果”,但对于俄罗斯来说已经属于重大打击了。

乌克兰出动117架无人机,每架的成本不到1000美元。

俄空天军被摧毁的图-95MS战略轰炸机每架高达数亿美元,且因为是苏联时代产品,已经不可能再制造了。

图-95战略轰炸机一度被称为“空中霸主”,其单次任务能携带10枚装有核弹头的AS-15远程巡航导弹或者Kh-101巡航导弹。

对欧美国家来说就是“致命威慑”,但很少参与俄乌冲突。

乌克兰的这次“以小博大”案例为什么能成功?

经过西方还原模拟了袭击事件过程之后,大致得出了几个结论。

首先外界所说的俄罗斯“疏于防范”不太准确。

因为2022年俄罗斯梁赞州机场被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导致图-22M战略轰炸机严重受损之后,俄方在所有前线无人机射程、西方导弹射程能触及到的机场,都做了非常周全的防范。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乌克兰盯上的大多都是俄罗斯后方上千公里以外的机场目标。

最远的一个是乌克兰边境以东约5500公里处的别拉亚机场,俄罗斯必然不会在这种“理论上不会被打到”的地方太下功夫。

其次有了目标,武器也是一大难题。

自从国内遭到多次暗杀事件之后,俄方不仅建立了缓冲区,还封锁巡逻了中亚、波罗的海国家边境,想偷运无人机根本不可能。

于是乌方想出了大胆的策略,他们利用俄罗斯国内地下走私渠道,大量购买无人机零件。

并在车里雅宾斯克租用了房间专门安装和调试无人机,包括改装这些卡车的木制顶棚防止被探测到。

等到一切都完成之后,俄罗斯境内就多了几架表面上是普通上锁卡车,实际上是“致命武器”且设置好路径的无人机发射平台。

最后一步就是乌克兰特工驾驶卡车来到目标点,或者利用俄罗斯雇工要求他们将货车开到不同的机场附近停放,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安全撤离。

基辅情报部门将行动发起时间选择在和俄罗斯谈判的前一天,为的就是给俄方最大限度的施压,并且让俄在国际上“名誉受损”。

在事件发生之后俄罗斯第一时间察觉,但结果只是抓了几个不知情的帮助运输无人机卡车的雇工,真正的作案凶手已经远遁国外了。

乌克兰的方法乍一看是“奇袭”策略。

但国际人士认为,此举最大程度利用了俄罗斯对平民的“善意”且打破了国际规则,甚至可以说是“无耻突破底线”。

第一点是乌克兰使用这种“特洛伊木马”战术,特工大多数是从中亚国家等邻国渗透入俄的。

俄方之前为了尽可能保证跨国贸易和民众生活正常,并没有对其他友好国家平民入境采取严格的措施,但这成为了乌方可利用的漏洞。

所以此举将导致俄方对于其他国家民众的态度转变,牵连了无辜者。

第二点是乌克兰实际上利用美俄军控条约的漏洞实行了计划。

起初各方都有疑问,为什么俄罗斯价值几亿美元的战略轰炸机,居然在卫星可以随意看到的地方进行放置,连一个防护顶棚都不加?

实际上这是美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产物。

美国要求俄方必须将战略轰炸机集中在指定地点露天停放,时时刻刻处于美国卫星的监督之下。

据称这条规则是为了防止双方战略误判,以及让美国更好监督双方“核裁军”的成果。

但结果裁军条约漏洞被乌克兰利用了,并以此对俄军发起大规模的攻击行动,采取“无限低成本”的方式。

毕竟轰炸机露天停放,即便是用石头都有可能造成破坏。

所以这样一来,俄方未来恐怕不会再执行这种裁军条款中的要求,或增加核战略误判的风险性。

但俄媒还有一个疑问是:

俄罗斯的核军事基地即便对美国公开,对其他国家也是高度保密的,乌克兰又没有卫星。

仅仅通过情报渠道不可能如此精准具体地知道俄战略轰炸机分布在哪里,哪些机场可以进行袭击,路线该如何策划等。

如此顺利的过程只能证明一件事:

乌克兰已经得到俄罗斯存放战略轰炸机的所有机场具体信息,包括安保、路线等规划图,否则即便是一年多时间也无法完成这一计划。

那么到底是谁给他们的情报?

所以对于乌克兰的这次破坏行动,有亲乌国家拍手叫好。

认为只要乌克兰可以“重创俄罗斯”的话,用什么手段都无所谓,毕竟这是战争时期。

但也有媒体对乌克兰“突破底线”尤其是牵涉平民和践踏国际和平条约的行为深感不齿,认为他们的行为必将拉低战争的底线。

如果乌克兰的行为被许可,未来再发生战争冲突的话,只需要向敌国派遣伪装成平民的间谍。

使用各种民用卡车完成军事行动目标,甚至包括破坏核电站、水坝等关键战略设施,这只会给无辜平民带来拘禁、审查以及报复。

同时中国也需要警惕利用“和平善意”进行渗透破坏的行为,防止类似手段被复制使用。

发布于:河南省